祖国在我心中-催人奋进的伟大力量
发布日期:2014-10-11 浏览次数:559
江淮大地素有爱国优良传统。从古至今,爱国的形式、内涵各有不同,但爱国优良传统,历经时代洗礼,已深深融入江淮儿女的血脉之中。正是这种爱国的情怀和力量,才孕育出抛头颅、洒热血献身民族复兴的安徽人,才孕育出敢为人先、勇于改革发展的安徽人,才孕育出道德高尚、感动中国的安徽人……
将爱国放在时空的坐标中,可以发现,当前,江淮大地涌动着深沉、炽热的爱国情怀。“中国梦”和“美好安徽”让每个安徽人的爱国情怀都有了坚实的承载。对安徽人来说,爱国不仅是深蕴心底的情思和激情澎湃的表达,更是毫不迟疑地投身“美好安徽”建设的行动。
爱国,就要忠实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公务员守好岗是爱国,教师授好课是爱国,农民种好地是爱国……每个爱国的安徽人,都要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安徽发展、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智与力,书写精彩新篇。
在举国欢度国庆佳节之际,本报记者走访了那些为国奉献的功臣模范,倾听他们的爱国心语,感悟他们的可贵精神。
丁晓兵:
报国为民军人本色永不丢
【人物档案】
丁晓兵,原籍合肥,武警广西总队政委,著名独臂英雄。1984年10月执行军事任务时,在失去右臂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荣立一等功。曾获“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人物心语】
有国才有家。军人的肩上,扛着守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就算赴汤蹈火也义不容辞。
丁晓兵一直清晰地记得曾在四川见到的一幕情景。多年前,他遇见一群回来旅游的马来西亚华侨,对方告诉他,这些年祖国强大了,华人华侨在海外地位明显提高了。“历史和现实,昭示了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幸福的真理。实现强国梦,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丁晓兵说,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如果全体国人凝心聚力,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9月29日,丁晓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衷表达了他对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看法。
丁晓兵是感动了无数人的英模人物,在战火纷飞的考验中,他用震撼人心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国家、民族在自己心中的分量。1984年秋,入伍刚满一年的丁晓兵,参加我国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在执行一次捕俘任务时,一颗手雷砸在丁晓兵和俘虏身上。丁晓兵眼疾手快,抓住手雷就往外扔。出手的一瞬间,手雷“轰”地爆炸。在右胳膊肘被炸断的情况下,丁晓兵忍住剧痛,和战友一起抓住试图逃窜的俘虏,边打边撤,走了4小时行程,3公里山路,终于一头栽倒在地,经过三天三夜抢救才苏醒过来。
特殊的经历,让丁晓兵对“爱国”这两个字,有着更加刻骨铭心的体会。“有国才有家。军人的肩上,扛着守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就算赴汤蹈火也义不容辞。”丁晓兵说。负伤归来的英雄,赢得了无数鲜花和掌声。巨大的荣耀中,丁晓兵仍然保持着奋斗不息的英雄本色。他坚持从基层连队干起。为练好单手打背包,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手抓,脚踩,牙咬,一遍遍练习,绳子勒破了嘴唇,鲜血浸透了绳子。单手练射击,战士在枪头吊两块砖,他吊3块砖,肩胛磨得血肉模糊……几十年来,丁晓兵在每一个岗位中艰苦磨炼,实践着报国为民的初衷。
刘屹:
回国创业祖国怀抱是热土
【人物档案】
刘屹,池州人,留美博士,安徽艾可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人物心语】
在国外是一份职业,回国感觉是事业。我很清楚,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会永不枯竭;一个人,只有服务于祖国的需要,才能活得精彩和有意义。
“爱国从来不是口号,青春也不能用来挥霍。青年强则民族强,如果我们都不去奋斗,怎么会有祖国的伟大复兴?”国庆之际,刘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拿美元年薪的高管,到回到家乡小城、拿着税前5000元人民币的工资,刘屹一直在奋斗。他奋斗的每一步,都为奔向祖国的怀抱。
1978年出生的刘屹,16岁时便考取了浙江大学能源系。1999年8月27日,刘屹来到美国,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后转入威斯康星大学发动机减排和优化专业,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有一年,芝加哥举办女足4国邀请赛,中国女足应邀参赛,刘屹每场比赛都来回驱车5个多小时去现场购票观看。“不是说我有多喜欢足球运动,而是迷上了那种在异国他乡听到国歌奏响时热泪盈眶的灵魂激荡。”刘屹说。
毕业后,刘屹加入美国托马斯电磁有限公司,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使他很快成为负责亚洲业务的公司高层。但刘屹内心始终感觉到一种缺憾和不安,2009年,怀着一种朴实而崇高的情怀,刘屹拒绝了公司为自己安排的中国区总代理的职位,在既没有接收的工作单位,也没有搭建好创业平台的情况下,辞掉工作,带着家人以及一个创业团队毅然回国,立志闯出一条柴油机和汽油机尾气后处理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自主创新之路。
回国后虽然忙得多、累得多,但对于自己的选择,刘屹从来没有后悔过。“爱国是人的一种天生的感情,就和爱家乡、爱父母、爱自己的亲人一样,是人最朴素的一种情感,虽然不时常提起,但从来也不会忘记。”刘屹说。
邓琳琳:
领奖台上祖国是心底最深爱
【人物档案】
邓琳琳,阜阳人,北京奥运会体操团体冠军、伦敦奥运会体操女子平衡木冠军。现为北京大学学生。
【人物心语】
每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注视徐徐升起的国旗,聆听雄壮激昂的国歌,我总是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我爱我的祖国,祖国是我心底最深沉的爱。
对邓琳琳来说,爱国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她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2006年她第一次走出国门到意大利参加国际比赛时,她总是找机会教意大利的选手说中文,用餐时教外籍选手使用筷子吃饭等。“我很自豪我是个中国人,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国庆节来临之际,邓琳琳接受采访时这样对记者说。
2013年9月中旬,第十二届全运会圆满结束。邓琳琳结束了自己10多年的运动生涯,身份由运动员转为北京大学一名大一学生。邓琳琳所读的专业是国际关系,而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普通高校中成立最早的。“选择这个专业,我考虑了很久,因为我想以后能够到国际体联发展。”邓琳琳告诉记者,她的计划是先多多学习,有充足的知识,才能走好后面的路。
从小就在体操专业队长大的邓琳琳,无论是专业训练,还是日常生活,爱国都是第一位。邓琳琳说:“没有退役前,爱国对我来说就是为国争光,取得好成绩报效祖国;现在退役了,爱国就是好好学习,多学文化知识,以另外一种成绩来报效祖国。”邓琳琳把训练时的刻苦精神继续用在学习文化课程上。“第一学期感觉很不适应,压力有点大,不过我并不服输,通过了各门功课的考试。”现在已经是大二学生的邓琳琳说。
9月21日,邓琳琳参加“全民健身万里行”青岛站活动,带领3000多名市民参与5公里健身跑。6月份,她参加了在合肥举行的全国“全民健身万里行”活动,8月份还参加了太和县第六届“全民健身日”活动。“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做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也是回报社会热爱祖国的一种方式。”邓琳琳对记者说。
汪雪艳:
走出国门才能真正懂“爱国”
【人物档案】
汪雪艳,淮南人,我省唯一获得联合国国际和平勋章的维和女警,现任淮南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政委。
【人物心语】
也许只有走出国门,才能真正懂得爱国。无论走到哪里,每个中国人,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也许只有走出国门,才能真正懂得爱国。”我省唯一获得联合国国际和平勋章的维和女警汪雪艳说。汪雪艳曾是淮南一名优秀刑警,2009年9月,通过联合国维和行动部来华进行的英语、射击、驾驶等死亡淘汰选拔,被派往海地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来到海地不久,有一天,汪雪艳刚到办公室,就听到两位外国同事用英语在聊中国军舰在索马里护航,担起大国的责任。“他们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其实是对中国竖起了大拇指。”中国力量正在世界的角落崛起,让汪雪艳倍感自豪。
“无论走到哪里,每个中国人,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汪雪艳说。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中国救援队第一个到达海地展开救援。“祖国时刻牵挂着我们,特别是在危难之时,特别是在千里之外,让我心里既感动又温暖。”
祖国在心中,更在行动中。地震发生后,她冒着危险,与战友一起从废墟中救出5名外国人,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警察。“后来,我参加救援时,自己的防弹衣被压在废墟下,我穿着其他国家的防弹衣,把中国的国徽贴在我的防弹衣上,因为我是一名中国警察。”汪雪艳说。每当她从警车上下来指挥疏导时,各国媒体都竞相拍摄这个娇小的中国女警,各国救援人员和维和部队人员也跟她招手致意。
2010年9月底归国后,她担任淮南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政委,前不久又被任命为淮南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政委。“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尽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做好,爱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浸润在每个人的行为中,总是以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呈现出来。”汪雪艳说。
周飞:
援藏路上铭刻同心报国梦
【人物档案】
周飞,淮北市委组织部援藏干部,现任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委常委、副县长。
【人物心语】
援藏一年多来,我对藏族同胞的感情更深,对做好援藏工作的认识更透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炽热。
2013年7月,作为淮北市委组织部一名干部,周飞报名参加援藏。“既有着对梦想的追逐、传说中西藏的向往、边疆的热爱,也是响应组织号召,报名接受组织挑选。”说起当初的决定,周飞如此说道。
在西藏工作生活一年多,他对这片热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味:“胸怀祖国,远方不遥远;心中有爱,天下皆故乡。”错那县与印度接壤,有着268公里的边境线,很多地方就是一望无际的高山牧场。“开车行进在空旷无人的高原上,看到边境线上高高飘扬的国旗,激动和亲切感油然而生。”周飞说,那一刻,深刻感受到身在万里之遥,心却紧贴着祖国。
一年多来,周飞体验着半夜三更无法入眠的高原反应,适应着零下十几摄氏度如刀割面的凛冽寒风,行程数千公里,走遍错那县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庄,熟悉县情民情。有一次在赶赴联系点卡达乡西午村的路上,突然遇到泥石流。头上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江水奔流。乡里找来铲车清理了几个小时才得以通行。像这样的道路,周飞已遭遇多次。促进民族团结,是援藏干部的重要使命。一年多来,他先后联系协调淮北共青团、教育、体育等部门,为错那中小学捐赠学习用品、体育用品,促进错那县与淮北的交流往来,编织了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
“远离家人,踏上万里之遥、海拔42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一种深藏心中的爱国情愫油然而生。援藏一年多来,我对藏族同胞的感情更深,对做好援藏工作的认识更透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炽热。爱国,对援藏干部而言,就是要扎实做好每个援藏项目,促进民族团结。”周飞对记者说。
余峰:
身在警营为国效力不言悔
【人物档案】
余峰,武警来安县中队副中队长,多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1次荣立二等功,2次荣立三等功。
【人物心语】
祖国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每个人都天然是国家和民族的一分子,怎么能够不爱国,怎么能够不回报国家?爱国与爱家一样,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情感与责任。
余峰的妻子怀孕四个月了,而他已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家见妻子一面。这个国庆节假期,他仍然要值班。“身为军人,总是要舍小家保大家。对我们来说,爱国就是要为国效力、守护百姓平安。”余峰说。在余峰看来,爱国与爱家一样,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情感与责任。
对国家、民族发乎本性的朴素情感,是余峰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执行任务时奋不顾身的原动力。去年10月23日,湖北一名歹徒残忍杀害炸药库保管员后,抢得炸药雷管,制成炸弹,欲窜至来安县半塔镇北涧村作案。余峰受命带着应急班在歹徒可能出现的地点设伏。次日上午10时许,歹徒现身了。隔着虚掩的房门,余峰与身绑炸弹的亡命之徒距离不足3米。生死一线之际,他抢先扑出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歹徒放倒。“当时也没考虑太多,只是想着完成好任务。”余峰事后说。完成好任务,是一名军人的爱国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苦练一身过硬本领。训练场上熟识余峰的人,都喊他“余疯子”。当兵第二年,余峰在训练中意外摔伤胳膊,班长让他休息,他坚决不愿意。年底支队大比武,余峰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义务兵。
余峰坚信,国家好,民族好,个人才能享有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和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现在国人到海外去,受到更多尊重,便是国家强大的结果。”余峰认为,国家为每位公民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也应当将实现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相结合,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美好。
摘自《安徽日报》20141002 记者张岳汪国梁黄永礼朱胜利
江淮大地素有爱国优良传统。从古至今,爱国的形式、内涵各有不同,但爱国优良传统,历经时代洗礼,已深深融入江淮儿女的血脉之中。正是这种爱国的情怀和力量,才孕育出抛头颅、洒热血献身民族复兴的安徽人,才孕育出敢为人先、勇于改革发展的安徽人,才孕育出道德高尚、感动中国的安徽人……
将爱国放在时空的坐标中,可以发现,当前,江淮大地涌动着深沉、炽热的爱国情怀。“中国梦”和“美好安徽”让每个安徽人的爱国情怀都有了坚实的承载。对安徽人来说,爱国不仅是深蕴心底的情思和激情澎湃的表达,更是毫不迟疑地投身“美好安徽”建设的行动。
爱国,就要忠实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公务员守好岗是爱国,教师授好课是爱国,农民种好地是爱国……每个爱国的安徽人,都要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安徽发展、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智与力,书写精彩新篇。
在举国欢度国庆佳节之际,本报记者走访了那些为国奉献的功臣模范,倾听他们的爱国心语,感悟他们的可贵精神。
丁晓兵:
报国为民军人本色永不丢
【人物档案】
丁晓兵,原籍合肥,武警广西总队政委,著名独臂英雄。1984年10月执行军事任务时,在失去右臂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荣立一等功。曾获“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人物心语】
有国才有家。军人的肩上,扛着守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就算赴汤蹈火也义不容辞。
丁晓兵一直清晰地记得曾在四川见到的一幕情景。多年前,他遇见一群回来旅游的马来西亚华侨,对方告诉他,这些年祖国强大了,华人华侨在海外地位明显提高了。“历史和现实,昭示了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幸福的真理。实现强国梦,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丁晓兵说,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如果全体国人凝心聚力,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9月29日,丁晓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衷表达了他对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看法。
丁晓兵是感动了无数人的英模人物,在战火纷飞的考验中,他用震撼人心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国家、民族在自己心中的分量。1984年秋,入伍刚满一年的丁晓兵,参加我国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在执行一次捕俘任务时,一颗手雷砸在丁晓兵和俘虏身上。丁晓兵眼疾手快,抓住手雷就往外扔。出手的一瞬间,手雷“轰”地爆炸。在右胳膊肘被炸断的情况下,丁晓兵忍住剧痛,和战友一起抓住试图逃窜的俘虏,边打边撤,走了4小时行程,3公里山路,终于一头栽倒在地,经过三天三夜抢救才苏醒过来。
特殊的经历,让丁晓兵对“爱国”这两个字,有着更加刻骨铭心的体会。“有国才有家。军人的肩上,扛着守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就算赴汤蹈火也义不容辞。”丁晓兵说。负伤归来的英雄,赢得了无数鲜花和掌声。巨大的荣耀中,丁晓兵仍然保持着奋斗不息的英雄本色。他坚持从基层连队干起。为练好单手打背包,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手抓,脚踩,牙咬,一遍遍练习,绳子勒破了嘴唇,鲜血浸透了绳子。单手练射击,战士在枪头吊两块砖,他吊3块砖,肩胛磨得血肉模糊……几十年来,丁晓兵在每一个岗位中艰苦磨炼,实践着报国为民的初衷。
刘屹:
回国创业祖国怀抱是热土
【人物档案】
刘屹,池州人,留美博士,安徽艾可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人物心语】
在国外是一份职业,回国感觉是事业。我很清楚,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会永不枯竭;一个人,只有服务于祖国的需要,才能活得精彩和有意义。
“爱国从来不是口号,青春也不能用来挥霍。青年强则民族强,如果我们都不去奋斗,怎么会有祖国的伟大复兴?”国庆之际,刘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拿美元年薪的高管,到回到家乡小城、拿着税前5000元人民币的工资,刘屹一直在奋斗。他奋斗的每一步,都为奔向祖国的怀抱。
1978年出生的刘屹,16岁时便考取了浙江大学能源系。1999年8月27日,刘屹来到美国,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后转入威斯康星大学发动机减排和优化专业,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有一年,芝加哥举办女足4国邀请赛,中国女足应邀参赛,刘屹每场比赛都来回驱车5个多小时去现场购票观看。“不是说我有多喜欢足球运动,而是迷上了那种在异国他乡听到国歌奏响时热泪盈眶的灵魂激荡。”刘屹说。
毕业后,刘屹加入美国托马斯电磁有限公司,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使他很快成为负责亚洲业务的公司高层。但刘屹内心始终感觉到一种缺憾和不安,2009年,怀着一种朴实而崇高的情怀,刘屹拒绝了公司为自己安排的中国区总代理的职位,在既没有接收的工作单位,也没有搭建好创业平台的情况下,辞掉工作,带着家人以及一个创业团队毅然回国,立志闯出一条柴油机和汽油机尾气后处理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自主创新之路。
回国后虽然忙得多、累得多,但对于自己的选择,刘屹从来没有后悔过。“爱国是人的一种天生的感情,就和爱家乡、爱父母、爱自己的亲人一样,是人最朴素的一种情感,虽然不时常提起,但从来也不会忘记。”刘屹说。
邓琳琳:
领奖台上祖国是心底最深爱
【人物档案】
邓琳琳,阜阳人,北京奥运会体操团体冠军、伦敦奥运会体操女子平衡木冠军。现为北京大学学生。
【人物心语】
每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注视徐徐升起的国旗,聆听雄壮激昂的国歌,我总是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我爱我的祖国,祖国是我心底最深沉的爱。
对邓琳琳来说,爱国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她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2006年她第一次走出国门到意大利参加国际比赛时,她总是找机会教意大利的选手说中文,用餐时教外籍选手使用筷子吃饭等。“我很自豪我是个中国人,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国庆节来临之际,邓琳琳接受采访时这样对记者说。
2013年9月中旬,第十二届全运会圆满结束。邓琳琳结束了自己10多年的运动生涯,身份由运动员转为北京大学一名大一学生。邓琳琳所读的专业是国际关系,而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普通高校中成立最早的。“选择这个专业,我考虑了很久,因为我想以后能够到国际体联发展。”邓琳琳告诉记者,她的计划是先多多学习,有充足的知识,才能走好后面的路。
从小就在体操专业队长大的邓琳琳,无论是专业训练,还是日常生活,爱国都是第一位。邓琳琳说:“没有退役前,爱国对我来说就是为国争光,取得好成绩报效祖国;现在退役了,爱国就是好好学习,多学文化知识,以另外一种成绩来报效祖国。”邓琳琳把训练时的刻苦精神继续用在学习文化课程上。“第一学期感觉很不适应,压力有点大,不过我并不服输,通过了各门功课的考试。”现在已经是大二学生的邓琳琳说。
9月21日,邓琳琳参加“全民健身万里行”青岛站活动,带领3000多名市民参与5公里健身跑。6月份,她参加了在合肥举行的全国“全民健身万里行”活动,8月份还参加了太和县第六届“全民健身日”活动。“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做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也是回报社会热爱祖国的一种方式。”邓琳琳对记者说。
汪雪艳:
走出国门才能真正懂“爱国”
【人物档案】
汪雪艳,淮南人,我省唯一获得联合国国际和平勋章的维和女警,现任淮南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政委。
【人物心语】
也许只有走出国门,才能真正懂得爱国。无论走到哪里,每个中国人,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也许只有走出国门,才能真正懂得爱国。”我省唯一获得联合国国际和平勋章的维和女警汪雪艳说。汪雪艳曾是淮南一名优秀刑警,2009年9月,通过联合国维和行动部来华进行的英语、射击、驾驶等死亡淘汰选拔,被派往海地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来到海地不久,有一天,汪雪艳刚到办公室,就听到两位外国同事用英语在聊中国军舰在索马里护航,担起大国的责任。“他们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其实是对中国竖起了大拇指。”中国力量正在世界的角落崛起,让汪雪艳倍感自豪。
“无论走到哪里,每个中国人,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汪雪艳说。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中国救援队第一个到达海地展开救援。“祖国时刻牵挂着我们,特别是在危难之时,特别是在千里之外,让我心里既感动又温暖。”
祖国在心中,更在行动中。地震发生后,她冒着危险,与战友一起从废墟中救出5名外国人,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警察。“后来,我参加救援时,自己的防弹衣被压在废墟下,我穿着其他国家的防弹衣,把中国的国徽贴在我的防弹衣上,因为我是一名中国警察。”汪雪艳说。每当她从警车上下来指挥疏导时,各国媒体都竞相拍摄这个娇小的中国女警,各国救援人员和维和部队人员也跟她招手致意。
2010年9月底归国后,她担任淮南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政委,前不久又被任命为淮南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政委。“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尽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做好,爱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浸润在每个人的行为中,总是以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呈现出来。”汪雪艳说。
周飞:
援藏路上铭刻同心报国梦
【人物档案】
周飞,淮北市委组织部援藏干部,现任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委常委、副县长。
【人物心语】
援藏一年多来,我对藏族同胞的感情更深,对做好援藏工作的认识更透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炽热。
2013年7月,作为淮北市委组织部一名干部,周飞报名参加援藏。“既有着对梦想的追逐、传说中西藏的向往、边疆的热爱,也是响应组织号召,报名接受组织挑选。”说起当初的决定,周飞如此说道。
在西藏工作生活一年多,他对这片热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味:“胸怀祖国,远方不遥远;心中有爱,天下皆故乡。”错那县与印度接壤,有着268公里的边境线,很多地方就是一望无际的高山牧场。“开车行进在空旷无人的高原上,看到边境线上高高飘扬的国旗,激动和亲切感油然而生。”周飞说,那一刻,深刻感受到身在万里之遥,心却紧贴着祖国。
一年多来,周飞体验着半夜三更无法入眠的高原反应,适应着零下十几摄氏度如刀割面的凛冽寒风,行程数千公里,走遍错那县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庄,熟悉县情民情。有一次在赶赴联系点卡达乡西午村的路上,突然遇到泥石流。头上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江水奔流。乡里找来铲车清理了几个小时才得以通行。像这样的道路,周飞已遭遇多次。促进民族团结,是援藏干部的重要使命。一年多来,他先后联系协调淮北共青团、教育、体育等部门,为错那中小学捐赠学习用品、体育用品,促进错那县与淮北的交流往来,编织了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
“远离家人,踏上万里之遥、海拔42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一种深藏心中的爱国情愫油然而生。援藏一年多来,我对藏族同胞的感情更深,对做好援藏工作的认识更透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炽热。爱国,对援藏干部而言,就是要扎实做好每个援藏项目,促进民族团结。”周飞对记者说。
余峰:
身在警营为国效力不言悔
【人物档案】
余峰,武警来安县中队副中队长,多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1次荣立二等功,2次荣立三等功。
【人物心语】
祖国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每个人都天然是国家和民族的一分子,怎么能够不爱国,怎么能够不回报国家?爱国与爱家一样,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情感与责任。
余峰的妻子怀孕四个月了,而他已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家见妻子一面。这个国庆节假期,他仍然要值班。“身为军人,总是要舍小家保大家。对我们来说,爱国就是要为国效力、守护百姓平安。”余峰说。在余峰看来,爱国与爱家一样,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情感与责任。
对国家、民族发乎本性的朴素情感,是余峰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执行任务时奋不顾身的原动力。去年10月23日,湖北一名歹徒残忍杀害炸药库保管员后,抢得炸药雷管,制成炸弹,欲窜至来安县半塔镇北涧村作案。余峰受命带着应急班在歹徒可能出现的地点设伏。次日上午10时许,歹徒现身了。隔着虚掩的房门,余峰与身绑炸弹的亡命之徒距离不足3米。生死一线之际,他抢先扑出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歹徒放倒。“当时也没考虑太多,只是想着完成好任务。”余峰事后说。完成好任务,是一名军人的爱国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苦练一身过硬本领。训练场上熟识余峰的人,都喊他“余疯子”。当兵第二年,余峰在训练中意外摔伤胳膊,班长让他休息,他坚决不愿意。年底支队大比武,余峰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义务兵。
余峰坚信,国家好,民族好,个人才能享有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和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现在国人到海外去,受到更多尊重,便是国家强大的结果。”余峰认为,国家为每位公民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也应当将实现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相结合,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美好。
摘自《安徽日报》20141002 记者张岳汪国梁黄永礼朱胜利